清明时节 —— 看花,吟诗,饮酒伍酒!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再有几天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虽然清明节习俗不断发生变化,但扫墓、踏青等活动至今仍被人们重视,清明节的酒礼习俗更是传承至今。
- 古人清明饮酒有三大原因:
- 一是寒食节期间,不能生火吃热食,只能吃凉食,饮酒可以增加热量;
- 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。
- 三是郊游踏青享受大自然春天的美景,赏花野餐,把酒言欢。
- 而现代,人们对于饮酒赋予了更多的意义。
- 缅怀亲人
- 清明扫墓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, 《清通礼》云:“岁,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圹茔,届期素服诣墓,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,周胝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扫墓。”并相传至今。
- 一束鲜花,一炷香,一杯浊酒,一本相册,几句追思留言,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。
- 放飞心情
- 由于清明祭祖都要到郊外去,在哀悼祖先之余,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,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。
- 趁着阳光明媚,带着好心情,选一处安静之所,席地而坐,把酒言欢。
- 互述衷肠
- 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- 外出打拼的游子,始终是父母的牵挂,清明节回家祭祖期间,探望年迈的父母叔伯,乃人伦之礼。
- 一份礼品,代表一份心意,一份对父母的牵挂。
- 觥筹交错
- 儿时伙伴,十年同窗,长大后,异域他乡,各自拼搏。
- 虽多年未见,但情深意浓,一次聚餐,觥筹交错,举杯畅饮,诉当年情怀。
- 聚餐饮酒,续同窗之谊,诉朋友之情。
- 欢歌笑语
- 四月,万物苏醒,草长莺飞,时而像情人间的低语呢喃,时而像娇羞的春姑娘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
- 一个浪漫而又温暖的季节,是一个增进感情的最佳机会。
- 可结伴旅游,也可来一段浪漫的晚餐。
- 莫辜负这春天的好时光,春天与酒伍酒来一次约会吧!
上一篇:
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!